以正确的心念去安身立命,才是真正的认识生命。既然已体认生命,一切当然就无失无得、无逆无顺。有这样的思惟,就会一念改变一生,人生也就会愈来愈好命。
有些人经常抱怨自己命不好,日子过得很苦,因此嘴巴经常是抱怨、哀怨的语言,日子一久,抱怨及哀怨从他的思考习惯形成一种人格特质,乃至最后变成一项专长。知见不正的念头,造成自认命运的无奈,这样的氛围在每天的生活中默默滋长,最终要好命也难。
有一次,佛陀问弟子们:“还没有听过佛法的人,会遭遇到快乐或痛苦的感受,听过佛法的人,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,这样说来,听过佛法和还没有听过的人,他们的差别在哪里?”
弟子们就向佛陀说:“但愿佛陀能够做我们的眼目,给予我们正确的启示。”
佛陀就告诉弟子们说:“未曾受佛法教化的人,遇到痛苦的感受,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。中箭以后,他心里就执着这一支箭,愈来愈迷惑,愈来愈恐怖,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后,又中了第二支箭,这会感觉愈来愈痛苦。但是受过佛法教化的人,如果遇到痛苦的事情,他会平静地观察痛苦,去消除它。他中了第一支箭之后,不会再中第二支箭,甚至可以拔掉第一支箭。”佛陀教导我们,如何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。
受乐而迷失,有如中第二箭。关于遇到快乐的事情,佛陀也说了同样的话。譬如看到很美丽的花,受过佛法教化的人,也和一般人一样会有快乐的感受,但是绝对不会因为快乐而迷失自己。
如果在快乐中迷失自己,那么第二支箭就会带来痛苦,所以佛陀说不要受第二支箭的苦。自觉在痛苦中的人,都应该好好来体会、学习佛陀处理痛苦的智慧。
譬如我们生病躺在床上,如果每天都是在埋怨,埋怨天下这么多人为什么只有自己这么不幸,得了这种病;埋怨别人的先生这么体贴,自己的先生为何不是这样;埋怨别人家儿女十分孝顺,自己的儿女为何不是如此;埋怨别人家这么有钱,自己家庭为何这么穷困;埋怨别人家庭幸福美满,而自己家庭却纷纷扰扰;埋怨别人优渥度日,而自己的负担为什么这么沉重;埋怨别人在职场上是一路青云直上,而自己却到处怀才不遇。回想自己这一生好像没做过什么坏事,为什么老天让我日子这么难过?
有些人即使过着优渥的日子,也是会担心无法天长地久。这样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又有甚么好处?
有些人不只埋怨,还要事事担心,担心家里的孩子还这么小,万一自己不在了,没有人可以照顾该怎么办?担心景气不好,自己会不会被裁员?担心自己的未来计划是否能实现?景气好担心订单赶不出来,景气不好担心支出应付不来;有些人日子过得不顺遂很烦恼,而有些人即使过着优渥的日子也是担心,担心无法天长地久。诸如此类人生中的诸多烦恼、忧愁占据我们的心田,加上习惯性地口出怨言,试想:这样的日子怎么走得过去?这样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又有甚么好处?
以生病来讲,我们生病了,肉体上会有痛苦,这有如是中了第一支箭。假如我们无法适时提起正念,反而继续埋怨,为何学佛做善事还会得此业报?埋怨已经在行善为何命还是不好?此乃心无正念,造成身病心也病,这样就是中了第二支箭。如果再继续妄想与杂念纷飞而自寻烦恼,那么第三支箭、第四支箭、乃至第五支箭就会不断地射过来,使我们的身心更加痛苦、更加混乱,这种情况会继续恶化,最终使我们失去了原有的光明与智慧。处在这样的颓势与无明之下,我们更加没有办法解决任何的问题。拔掉这枝箭最好的方法是:如是修净土法门的就多念“阿弥陀佛”;如是修菩萨道的,就力行“见苦知福,福中修慧”。
很多人一直觉得自己很苦命、很歹命,然而如能有机会,随着慈济志工去做访贫,或参加国际赈灾,经过深入苦难之后,才惊觉原来还有这么多人比我们还苦,也才猛然惊醒自己的这一点苦,比起黑暗角落及受灾的人算得了甚么?这才开始转化心念,从此学会知足与感恩,这就是“认命”——认识生命的真实价值与意义,这是所有慈济志工见苦之后的共同心得与体会。
在斯里兰卡三餐不继的慈济照顾户所求不多,补助他们一个月2000卢比(等同20元美金),一家四口三餐就有了着落。每个月当他们领到这20元美金等值的物资时,感恩的真情无不溢于言表,小小金额对我们是微不足道,然而他们却如获至宝。柬埔寨的慈济照顾户也是一样,家徒四壁、一无所有,每个月领到慈济的生活物资,价值也是约美金20元左右。发放日当天,当慈济志工将米、油、糖、盐等等生活物资送上门时,每一个照顾户全家人的脸上表情,都是充满着喜悦与兴奋,这更让志工们心生警惕,发放日绝不能无故延迟,因为这是他们每个月最充满希望与期待的一天。
幸福快乐不是拥有最好的,而是把甚么都当作是最好的;
幸福快乐其实离我们很近,只是我们时常忘了靠近。
每次访视个案,我们都有很强烈的体会:照顾户们才拿这一点点的东西就这么喜悦,我们是手心向下的人应该更快乐才是。然而有些人并非如此,而是拥有的怕失去,没有的求不得。也有些人看似生活富足,实则心灵匮乏,差就差在还没机会去见苦知福。平常生活在天堂中的人,最好是让他去人间地狱走一回,或参加赈灾工作,拿灾民当老师,拿灾区当教室,震撼教育几次之后对人生的看法会截然不同。其实,这也是每次我前往斯里兰卡及柬埔寨时,欢喜陪着当地志工去访贫的必修课程。心智要成长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见苦,从见苦之中藉着悲悯心启发感恩心,这样才会深深感到知足与知福。
幸福快乐不是拥有最好的,而是把甚么都当作是最好的;幸福快乐其实离我们很近,只是我们时常忘了靠近。这是至理名言,把它实践在生活中,有如在烦恼的大海中领悟到无价之宝。所以,时常走入苦难深处去藉境修心,进而内观自省,也会让人深深体会 ——人如果能做到“贫而不苦”、“痛而不苦”或“苦而不怨”,这就是“认命”。
“认命”不是“算我倒楣,我认了!”、“算我命不好,我认了!”,也不是“婚姻不幸福,我认了!”或“子女不孝,我认了!”,更不是“常常被冤枉误解,我认了!”不是这样的消极与无奈,而是积极地去了知因缘果报,体认生命中所有的不如意或障碍都是过去自己所造,不是来自别人,这样才是“正思惟”,意即起心动念不离正法,不离正信与正念。
人生是来也空空,去也空空,但因果不空。唯有对生命的真实意义有深刻的了知与体认,才有办法以感恩心去欢喜、甘愿地接受所有的困顿与违逆。愈不甘愿,愈是痛苦随行;反之,愈是甘愿又感恩,愈是辛苦变幸福。做得到,那就是“智者操纵命运”,做不到,那就是“愚者被命运操纵”。正知正见的生命态度,也就是八正道之一的“正命”。以正确的心念去安身立命,才是真正的认识生命。既然已体认生命,一切当然就无失无得、无逆无顺。有这样的思惟,就会一念改变一生,人生也就会愈来愈好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