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unzhang Consultant 咨询顾问
古训:家败离不得个奢字,人败离不得个逸字,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! 2021-12-18

《曾国藩家书》有言:家败离不得个奢字,人败离不得个逸字,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。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,一来成就了自己,二来成就了家族,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。奢、逸、骄,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,却能指导今人如何持家、处世、做人,让你迈上人生新境界。一、家败离不得个奢字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曰:

查看详细>
祖先为什么定一斤为十六两呢? 2015-05-15

过去人们常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事物是一样的,为什么这么说呢?原来我们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,所以半斤和八两就是一样的。那么老祖宗为什么定十六两为一斤呢?是他们不聪明吗?不是的。中国人几乎都认识杆秤,现在市场上有时还可以见到。杆秤有这么几个部件组成:一是秤杆,它粗的一端上有秤毫并且整个秤杆上镶有秤星。二是秤砣。三是秤盘。秤砣也叫“权”,它是按轩辕星座表意制作,属星宿,是主雷雨的神。秤杆称作“衡”,象征紫薇星座。而“权衡轻重”这个词,也就是由此而来的。传说木杆秤是鲁班运用杠杆原理发明的,再根据北斗七星和南

你知道什么叫“七不出门,八不归家”吗? 2015-04-29

老话说“七不出,八不归”,大家都以为说的是:初七不出门,初八不回家。更有人连十七、十八、二十七、二十八都算了进去。也有人批评说这是封建迷信,是老祖宗流下的害人的糟粕。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对。“七不出,八不归”,这确实是老祖宗传下的教育人的话,但是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:七不出:说的是出门前,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。这七件事是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,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。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,是一家的主心骨,因此,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。八不归:说的是出门后,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。

你明白中国的寺、庙、祠、观、庵吗? 2015-04-18

旅游时,我们常会到当地的寺庙拜一拜。不过,寺、庙、祠、观、庵这些听起来差不多的地方,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?寺:《说文》云“廷也”,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,以后寺人的官署亦即称之为“寺”,如“大理寺”、“太常寺”等。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,太常寺则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。西汉建立“三公九卿”制,三公的官署称为“府”,九卿的官署称之“寺”,即所谓的“三府九寺”。汉代,九卿中有鸿胪卿,职掌布达皇命,应对宾客,其官署即“鸿胪寺”,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。梵语中,“寺”叫僧伽蓝摩,意思是“僧众所住的园林。”隋唐以后,寺作

用师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! 2015-04-11

【导读】历史,往往会惊人地重复着。“用师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”。对于当今企业而言,用人如用刀!刀子用好会助力过关斩将,成为行业里的一枝独秀;否则,或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,或是自取灭亡。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:“用师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。”“用师者王”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,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,从而“王天下”成大功。例如周武王用姜太公尊之为国师,其后文王逝世,武王继位,又用姜太公并尊为尚父。汤用伊尹,齐桓公用管仲尊之为仲父,燕昭王用郭隗,都是用师。“用友者霸”就是领导者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。例如刘邦用萧何、

可以没有文化,不可以不识人! 2015-04-09

通则观其所礼一个人发达了,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、彬彬有礼、遵守规则。贵则观其所进一个人地位高了,要看他推荐什么人。他提拔什么样的人,他就是什么样的人。富则观其所养一个人有钱了,要看他怎么花钱,给谁花,花在什么地方。人穷的时候节俭不乱花钱,那是资源和形势造就的;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,才是品行的体现。听则观其所行听完一个人的话,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。不怕说不到,就怕他说了做不到。止则观其所好通过一个人的爱好,能看出这个人的本质。习则观其所言第一次跟一个人见面的时候,他说的话不算什么。等相处得久

《菜根谭》——稀世奇书精华赏析 2015-04-05

弄权一时,凄凉万古栖守道德者,寂寞一时;依阿权势者,凄凉万古。达人观物外之物,思身后之身,宁受一时之寂寞,毋取万古之凄凉。大意: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,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;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,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。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,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,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。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,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。抱朴守拙,涉世之道涉世浅,点染亦浅;历事深,机械亦深。故君子与其练达,不若朴鲁;与其曲谨,不若疏狂。大意: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,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

《心相篇》——天眼看人无遁形的千古奇文 2015-04-03

五代、北宋之间,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,就是传说中的“陈抟老祖”,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,名《心相篇》,取“相由心生”之意,兼有佛家《因果经》的味道,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,比曾国藩的《冰鉴》更为大气,颇有止恶扬善之功,读之耐人寻味。今原文加译文呈现,供大家一观。01、心者貌之根,审心而善恶自见;行者心之表,观行而祸福可知。译文:心地是相貌的根本,审察一个人的心地,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;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,观察一个人的行为,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。02、出纳不公平,难得儿孙长育;语言多反复,应

《鬼谷子》的谈判技巧与用兵之术,古今通用! 2015-03-28

鬼谷子,王诩,又名王禅。鬼谷子,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,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、谋略家、兵家、教育家,是纵横家的鼻祖,被誉为千古奇人,善长于持身养性,精于心理揣摩,深明刚柔之势,通晓纵横捭阖之术,独具通天之智。他的弟子有纵横家:张仪、苏秦;兵家:孙膑、庞涓。纵横之言:第一篇大意是说:与人辩论,要先抑制一下对方的势头,诱使对手反驳,以试探对方实力。有时也可以信口开河,以让对方放松警惕,倾吐衷肠;有时专听对方陈说,以考察其诚意。要反驳别人就要抓牢证据,要不让人抓到证据,就要滴水不漏。对付对手有时要开放,有

< 1 ...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... 22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