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unzhang Consultant 咨询顾问
古训:家败离不得个奢字,人败离不得个逸字,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! 2021-12-18

《曾国藩家书》有言:家败离不得个奢字,人败离不得个逸字,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。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,一来成就了自己,二来成就了家族,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。奢、逸、骄,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,却能指导今人如何持家、处世、做人,让你迈上人生新境界。一、家败离不得个奢字诗人李商隐曾有诗曰:

查看详细>
曾国藩:本色做人,角色做事 2017-01-13

曾国藩说:“做人一定要像人,做官不可太像官。”做事先做人。做人第一,做官就是做事之一种,做官其次。做官切莫一身官气,只是官,不是人!古人说:“欲知平直,则必准绳;欲知方圆,则必规矩。”本色和角色,就是对一个人的规范和定位。曾国藩所说的“本色做人,角色做事”,就是要像铜钱一样,外圆内方。古代的铜钱,一枚圆圆的小钱,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,它启示着中国人的大智慧:方圆之道。方是做人的脊梁,圆是处世的锦囊,有圆无方则不立,有方无圆则碰壁。内方:本色做人所谓本色,就是物体的本来颜色,清人李渔举例说,“绿者叶之本

“六亲不认”是哪六亲?“胡说八道”是哪八道? 2017-01-13

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。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,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,表示一定的意义,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。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,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,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。成语,众人皆说,成之于语,故成语。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,跟习惯用语、谚语相近,但是也略有区别。成语是汉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,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、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。成语的意思精辟,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,不

你是吉人,自有天相 2017-01-09

我们很难成为大人物,但却可以很容易成为一个好人,一个善人,一个吉祥的人。中国有句老话,叫做吉人天相、吉人自有天相。这里的天相就是上天的帮助,天助天佑。《道德经》上也说,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天佑善人,上天总是会眷顾、帮助吉人、善人。很多人求神拜佛,无非是想得到上天、鬼神的帮助。但在中国古代主流的思想里,无论儒释道,都说上天的眷顾和帮助,都是无法从自身以外求得的,而是要通过修身、修行、修养,让自己成为吉人、善人,天自然助之。所谓吉人、善人,未必都是伟人或圣人,生活中就存在着很多吉人,那些行善的人,自强的人,大气的

南怀瑾50句人生精言:大度看世界,从容过生活! 2016-12-30

南怀瑾是一位读书宏富、贯通儒释道、修行颇深的国学大师。他对人生有着很多的精彩议论,夹杂在他对儒释道经典的解说中,每一句都体现着他的学问和修为,每一字都体现出一种通透的质地。这样一位智者的人生感言,极为难得,当今稀有,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一再领悟。01、靠别人永远没出息人只有求助于自己,任何人都不可靠,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,连你的父母,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,只有靠自己。……如果自己不站起来,指望别人依赖别人,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。02、人的势利,很正常其实,人与人的交往,人际事物的交流,势利是其常态。纯粹只讲道义

曾国藩:利不可独,谋不可众! 2016-12-30

来源:儒风大家(微信ID:rufengdajia)一、利可共,而不可独。人心趋利避害。有利益好处的地方,往往大家都盯着。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,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,甚至成为众矢之的,带来后患,结果就是通常说的“独利则败”。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,拿自己该得的那份,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,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。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,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,就能感召别人,“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”,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,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:“众皆出我下

恩爱夫妻:“恩”在前面,“爱”在后面 2016-12-12

世间夫妻,都是因性而结合,因爱而发展,因情而长久。这个情,就是亲情与恩情。这种恩情,一方落难时的舍命相救,一方患病期间的精心服侍,惨淡日子中的无怨无悔,众叛亲离时的不离不弃。恩爱夫妻之所以把“恩”放在前面,把“爱”放在后面,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“恩情”,早已远远超过了“爱情”的分量。这样的恩情才是真正的爱。虽然这种爱没有多少浪漫,但它充满了亲情和恩德,所以,即便没有多少爱情,也照样使婚姻变得温馨而快乐。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,丈夫是妻子人生中的最后一张存折。没什么也

跟孔子学做人,向曹操学做事 2016-11-27

☞跟孔子学做人一、圣人的做人法则1、诚信:言而必有信2、孝道:百善孝为先3、悔过:知错要悔改4、志向:匹夫不可夺志5、朋友:把握好交友的度6、宽容:是一种境界二、圣人的处世之道1、听其言,还要观其行2、善变通,不唯我独尊3、道不同,不相为谋4、和为贵:善用和正能量来处理各种关系5、执中致和:中庸的做人态度三、圣人的言行之道1、流言止于智者2、尽量不说大话,说了就要做到3、欲速则不达,不要贪图小利4、行之以忠5、正人先正己四、快乐做人,快乐生活1、像水一样多情,像山一样无忧

人生三不做:一不做南郭先生,二不做东郭先生,三不做叶公先生 2016-11-03

一、不做好混的南郭先生《韩非子》中讲述了一个“滥竽充数”的故事:齐宣王让人吹竽给他听,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。南郭先生请求给齐宣王吹竽,齐宣王很高兴,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。齐宣王死后,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。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,南郭先生就逃跑了。(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宣王说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,湣王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)没有真才实学,只是一味靠蒙混过关,终究会被人识破,因为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,可以骗得一时,骗不了一世;骗得了一人,骗不了所有人。混或许可以让

< 1 2 3 4 5 6 7 8 9 ... 22 >